close

  7月第一周是對東北亞局勢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時段,兩件大事讓世人需要重新審視本地區地緣政治關係的變化和走勢。其一是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其二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首訪韓國。兩件貌似不相干的新聞在時間上純屬巧合,卻交叉印證冷戰結束後東北亞四國及美國複雜關係演變的現狀,表明以往那種陣營清晰、敵友分明的時代已畫上句號。
    7月1日,日本政府做出憲法變更解釋,為行使集體自衛權開啟綠燈。據日本政府出台的說明,集體自衛權的使用遵循三大原則和八種情況,核心是確保日本不受攻擊和國民核心利益不受傷害,以及協助美國自衛性的軍事行動。集體自衛權使用範圍除協助美國在海外對日本國民安全救助和撤離外,基本鎖定在本土、周邊水域以及東北亞地區的突發事態。應該說,受制於和平憲法的日本政府經過相當長的輿論醞釀和預熱,終於大膽而又含蓄地突破了戰後半個多世紀的紅線,準備在海外用兵。儘管關於“國民利益”的措辭語義含混,但是,它為日本今後動武留下較大解釋空間。美國國務院當天則迫不及待地對此表示歡迎,聯繫到此前美國多次公開敦促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各種表態,人們有理由相信,美日在這個問題上不謀而合,甚至可以說,這是美國威脅利誘的結果。
  這一事態表明,美國重兵偏移亞太地區還嫌不夠,繼續提升日本作用,將其作為亞太的戰略與安全關鍵支柱。這既是美日關係的一次再調整,更是亞太戰略力量的一次再調整,側漏了美國實力衰落而不得不有求於人的無奈,也證實安倍等日本右翼不甘本國長期寄人籬下,意欲和美國平起平坐並最終成為世界大國的真實訴求。這將對東北亞多邊關係和局勢走勢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外溢效應,有待繼續觀察。對此持否定態度的地區國家,已無法改變既成事實,需要的是以理性方式研判和應對。
  習近平主席訪問韓國,是對去年樸槿惠總統訪華的回訪,既算禮尚往來,也是將雙邊關係升級的標誌。如果註意到,這也是習近平履新後首次出訪東北亞國家,無疑在確認韓國重要性和中韓關係水乳交融的同時,也反襯出另外兩個事實,即中國與日本之間、中國與朝鮮之間近年缺乏高層互訪,冷熱親疏一目瞭然。習近平訪問之際在韓國三大報發表文章盛贊中韓關係,以六個“最大”總結了建交22年來雙邊關係的持續升溫和平穩發展。的確,舉目四望,即使在整個亞洲地區,中韓都堪稱睦鄰典範。
  中韓友好並無意針對第三方,但中韓各自與東北亞其他伙伴的關係趨冷也無可否認,這種態勢和日本解禁自衛權一樣,從另一個維度說明地區局勢嬗變。中國與日本因釣魚島爭端及歷史問題,已凍結高層政治聯繫,在安倍任內實現高層互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國與朝鮮關係也已調整為“正常關係”,雙方何時填補新元首互訪的空白,難度似乎不小。韓日關係也因類似原因陷入低谷,韓朝關係則因北方的戰爭邊緣政策而僵冷停滯。有意思的是,相對孤獨的日本和朝鮮此前卻有相互接近抱團取暖的跡象。
  朝鮮戰爭結束後,東北亞長期處於後冷戰時代,戰略和軍事上,美日韓形成鐵三角,而中朝則在友好互助條約框架下保持著同志加兄弟的關係。近年來,這兩個小陣營隨著中美、中韓關係改善和經濟全球化而逐步錯位升降,邊界模糊,已無法再簡單畫線和定性。除朝鮮與美日韓關係異常外,其他雙邊關係都進入正常發展軌道,也確立起東北亞大局穩定的基本條件。
  但是,中美日實力的此消彼長,又引發新的不適應,並造成目前各種關係變形和撕扯。中美彼此定性新型大國關係,但總是因為美國製造問題而磕磕絆絆;中韓所有關係發展都極其良好但韓方在軍事上嚴重依賴美國;中日經濟關係與人文交流依然密切,政治關係卻大為倒退;中朝經貿關係形同骨肉但朝方在無核化方面與中方立場差距懸殊;美朝彼此缺乏互信不得不靠地區伙伴相互制衡;美日關係不平等但正在縮小差距;日韓經貿和軍事關係密切但感情疏離嚴重,正越走越遠;日朝彼此有階段性需求願意接近,但核心障礙無法一時跨越;朝韓實力不對稱且時時被政治攻擊和擦槍走火所折磨……東北亞多角關係有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但是,實力是決定關係的核心要素。只要中美兩個大國保持戰略互信,穩健構築新型大國關係,並像兩根線軸一樣配合有序,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亂麻都能找到線頭,也都能整理清楚,調整順暢。馬曉霖(博聯社總裁)
 
(編輯:SN1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kluanekwqc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